孔子电影主要内容
导演:
胡玫
演员:
周润发,周迅,陈建斌,任泉,陆毅,姚橹,张凯丽,王斑,许还山

更新:2024-04-27 17:17

首映:2010-01-22(中国大陆) / 2010-01-28(中国香港)

年代:2010

时长:125 分钟

语言:汉语普通话

评分:5.6

观看数:80614

来源网:豆瓣影视网

毫无创意的古装片 《孔子》遭恶搞是“礼崩乐坏”吗?

传记片一直是世界电影格局中的重要一部分,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种片型,因为史实和成见必然会限制创作。也正因为难拍,所以只要一拍好,就会收获更多的褒奖。不管是奥斯卡,还是戛纳柏林威尼斯,向来都没少把奖颁给传记片的。
  
搜罗西方的经典传记片,我们会发现艺术家拍得最多,作家如《王尔德》,画家如《弗里达》,音乐家如《莫扎特传》,歌手如《我不在场》,几乎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曾被电影表现过。这是因为艺术家比较容易出戏,也易于表现。此外,政治家、科学家、运动员等各领域的名人,几乎没有哪一类还未被拍过,就连耶稣都已当了好几次主角。唯一的空白地带,就要数思想家哲学家了。柏拉图、苏格拉底、亚里士多德,这些西方大哲几乎都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。要问原因,无非是因为“思想”这么虚无缥缈的事物很难在银幕上表现。即便刻意表现,也不会符合电影的标准,构成情节上的缺陷。
  
可是我们竟然有了《孔子》,没想到中国电影终于领了一次风气之先啊。在看片之前,我们就应该向导演胡玫致敬——至少勇气可嘉。孔子难拍,除了他的思想不好表现

首日,去电影院看了
偌大一个百人场子只有十来个人,冷清的很
但是客观来说,绝不是烂片也不算好片
没有特别的感动,有些淡而无味
诚然,把孔子的大半生浓缩在两个多小时里实属不易
选取了不少故事片段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没有多少
相比之下前半段刻画的比后半段故事好些
但无论如何导演还是很用心的去诠释了孔子的不止一面
凡人的一面
落魄贵族和失意政客的一面
感觉此电影不一定要去影院看
但之后下载看看还是可以的
只是希望没看过的人还是不要先意气用事打低分了嘛
客观,客观一点~

曾经偏安一隅、曾经割地求和,曾经倾覆亡国,危难重重、武运衰颓,但面对马背上的强权,一个一度弱小的国家却仍敢自称:天朝。
两千年来,文明的光芒在野蛮的重重包围中忽明忽暗,但摇曳不倒,两千多年后,乾隆皇帝轻蔑拒绝了大英帝国的通商要求,随后,这个国家最后一次直斥那些兵强马壮者:蛮夷。
曾经的他们靠什么这么自信,这么拽,因为在这个国家的字典里:强的不一定是好的,弱的不一定是差的。文明之于野蛮不在于刀兵之盛,而在于礼乐之兴、仁义之行,你们有刀枪我们有礼乐诗书,刀枪会朽坏,礼乐诗书传承千古。
新的世纪,大气环流,温室效应,冰川消融,太阳黑子消失,列国的能量也此消彼长,人们在争论中国之价值,曲阜孔庙与奥林匹亚宙斯庙,究竟谁的引力能够更多一点地影响这个星球的运行?
朱熹说:天不生孔子,万古如长夜,
这个影片其实就是告诉你,什么叫文明,什么叫野蛮,茹毛饮血对比一揖到地,牛头马面对比温文尔雅,“给个话啊”对比“之乎者也”,杀人献祭对比仁者爱人,儒家的理念在草莽的时代,戴上了孔子自我牺牲的光环

2009年陈可辛讲过一个很刺激我的话,每每想来都如鲠在喉。就是《十月围城》中孙中山关于民族大义的口白,在港台地区本是顺理成章之事,反而在大陆却时常听到反面意见,大体是讲这些道德宣讲会让人听起来肉麻,觉得很傻。陈可辛对于正派价值观在大陆难行其道很不理解,我听后无比羞愧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矫枉过正也是电影市场的年轻化浮躁化,在虚伪的主旋律分崩离析之后,新的主流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,电影人还不知道该往何处去。思想工作做得多了,纯真的故事反倒不会讲了。
当下的年轻人很讨厌道德先生,不喜欢说教,《孔子》这样一部电影,显得很不合时宜。如同电影里孔子坚持的周礼受到了侍卫的讥笑一样,走在神与非神之间的“人”路上的《孔子》和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孔丘遇到了同样的问题。
于我看,作为传记电影的《孔子》,除了在某些桥段上处理不佳,大场面特技比较水之外,情节设置与叙事手法都属中规中矩,对白大段直接引用《论语》的白话版,说教味虽浓,但周润发的表演足以令人信服,其他演员表演也都传神

当孔子仰望苍天,俯瞰大地,踽踽独行彷徨不定时,他的追随者们出现了,先是最铁磁的颜回,接着是一堆熟悉的脑袋晃动、脸孔浮现,一行人在漫天风沙的野外再次聚首,看到这里时,一首歌的旋律很自然的在我耳边响起:
希望你会记得
永远的记得
我们曾经拥有
闪亮的日子
我们为了理想
历尽了艰苦
我们曾经哭泣
也曾共同欢笑
.......
竟然,有一点点被触动的感觉。仿佛这首歌就是写给他的。或者,写给一切理想主义者吧。自有中国人,孔子算是第一个理想主义者吧。
《孔子》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嘛,尤其是越到老年,发哥的表演也越趋近于想象中的孔子,颜回之死一段,过于狗血,过于主旋律,且既不符合物理规律(冰层破裂时大家都围着冰窟窿,肯定会塌方的)也不符合孔子思想(老师让上来就得上来,怎么能不听话呢?)。也许是期望值太低,所以感觉挺惊喜的。我当初想9:30的场次,又是孔子,也许一半儿都坐不满,还为此和人打赌,结果又输掉了。当我看到第一排有人坐的时候,我就知道,我又输掉了。看完《风声》后我就说过,以后再也不在电影院看国产电影

《孔子》中,周迅的表演可谓惊鸿一瞥。名为女主角,但她的戏份实际很少。要在十多分钟的时间内勾画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,谈何容易。但是我觉得周迅做到了。开始的“lolita”造型,在草地上奔跑,后来教训太子,与发哥的对戏,一场赛过一场,寥寥数笔,勾勒出一个不容于世俗的叛逆女子,周迅真不愧为戏精的称号。而发哥的表演也很棒,完全的演技派,凭此拿一枚影帝不为过。我猜发哥是入戏太深了,并且大大的受到了孔子人格的感召,才会做出一些看起来“过激”的言行。比如和朱军一起下跪,还有“不哭不是人”之类听起来很伤人、容易招人反感的话。
看《孔子》,我有几次想哭,但还是忍住了。一次就是在发哥与周迅的对戏。孔子说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是什么样一次短短的会晤,就能让一个绝顶聪明的惊艳女子一下子就被征服了?而孔子也能对一个名声不好的妇人顿生知己之感?这场戏,难度很高,境界很高,但最终,精彩的表演和富有张力的对白,还是做到了让人信服,很难得。
看《孔子》,听一句句熟悉的经典名句从同一个人嘴里蹦出

毫无创意的古装片 《孔子》遭恶搞是“礼崩乐坏”吗?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azyingyong.cn/dy/10380.html

线路F1

好看的推荐

更多